查看原文
其他

杂志|蔚为大观:2016中国美术述评/郑工

2017-04-25 郑工 中国文艺评论
↑ 点击关注|让生活更艺术,让评论有力量


Grand Achievements: A Report of 2016 Chinese Fine Arts

内容摘要:本文重点分析2016年中国美术的热点问题,涉及主题性创作与大型展览、美术教育中的学科评估与学科优化、美术史论研究中的知识构建与视域拓展、艺术市场中的高价拍品与规范治理,以及社会的艺术生态环境建设;随之,从求“精”与求“新”的关系角度推荐具有“年度”概念的美术作品,进而寻找美术界各个领域内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2016年中国美术有“两大三高”,即大型展览多、大型作品多,以及高规格的学术会议、高标准的学科建设与高价拍品,极大地增强美术家们的文化自信,也推动了美术学科的发展。





关 键 词

2016中国美术  年度热点  年度作品  问题与建议

 

2016年中国美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稳中有变,并不断优化资源,逐步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特别是不少前期项目都有不俗的成绩,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一、年度热点



1

主题性创作与大型展览

由中国文联、国家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主办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历时五年,在2016年11月如期通过验收结项,有146件作品在国家博物馆展出,题为“中华文明史诗”,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主题突出,富于想象,视角独特,以凝练并具有个性的艺术语言,呈现中华文明的灿烂历史,也是中国美术界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的一次创作实践。这次创作凝聚了当代最具创作实力的老中青三代美术家,建立创作指导委员会和专家组,形成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无论是选题策划、草图论证与修改,以及创作过程中的深度辅导和最后的验收评审,每一环节都认真细致,落实到位,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和学术支持。[1]


《十送红军》


《血战湘江》


《遵义曙光》


《四渡赤水出奇兵》


创作史诗般的美术作品,推出具有史诗般的经典大展,也成为2016年中国美术界的一大景观。如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以及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6月19日,国家博物馆),展品180件,包括国家博物馆馆藏作品、特邀作品和全国征稿作品,并分四个历史时期展出;由文化部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美术作品展”(6月30日,中国美术馆),展出三百余件,汇集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以中国美术馆藏品为主,兼及其他美术机构的藏品,也有部分新的创作,在内容上包含红军长征的题材。


中国文联、国家博物馆、中国美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10月22日,国家博物馆),展出新作12幅巨制,分别由12组人员创作,如《十送红军》《血战湘江》《遵义曙光》《四渡赤水出奇兵》《娄山关大捷》《彝海结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草地铁流》《智夺腊子口》《直罗镇大捷》《大会师》,同时展示写生手稿、创作草图等,共计二百多件。


创作人员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以及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等八个单位,历时一年。他们到实地写生,并收集考证史料,潜心创作。


12月23日,中央美术学院于中国美术馆主办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接力系列展”,其主题为“艺术再长征”。展览集结了美院各专业院系的力量,推出一批新作,形成四大板块:坚定理想、正确方向、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以当代人的文化视角重读长征,实现对长征精神的再回顾、再体验、再表达。展览形式丰富多彩,体现了多学科参与、多形态互动的总体特征。


《娄山关大捷》


《彝海结盟》


《飞渡泸定桥》


《翻越雪山》


这类纪念性的美术展览,既有历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有当下创作的优秀作品。而集中反映当代美术创作的大型展览,则是由文化部、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10月15日,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其主题是“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展出作品552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推出新作品,也推出青年美术家。还有筹备一年多的“美丽南方·广西——中国美术作品展”,于12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作品380件,既有中国美术馆馆藏的表现广西的经典作品,也有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美术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作品,以及近年来中国美协组织全国百名美术家到广西采风所创作的一批作品,推动广西这一民族地区美术的繁荣发展。这次展览分三个专题,即“历史经典”“广西美术”“美术广西”,从多个维度呈现广西的人文景观。


《智夺腊子口》


《直罗镇大捷》


《大会师》


这些大型展览与主题性创作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主导并资助,多以工程或项目的方式进行,投入资金不少,也给予美术家一定的创作时间,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也可以说是一种扶持性的政府行为。虽然有明确的政治导向,但在艺术问题上也有纠偏的作用,引发美术家重视严肃的历史题材,关注社会现实,提高从事主题性创作的能力,而在艺术风格上也鼓励多样化的表达,这在新媒材、新观念层出不穷的今天,别具一番意义。


2

学科评估与学科优化

结构性调整与评估体系的变化,是2016年教育界的一大现象。自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后,至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启动实施“双一流”( Double First-rate)战略。这对于美术院校的发展是一大利好。因为美院属于专业院校,尽管在本学科领域是一流水平,但与综合性大学相比难以在综合评估中占优势,而回到学科层面上,就能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推动学科的发展。



比如中央美术学院在之前的“985”及“211工程”评估中均未能入选,但在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艺术学一流学科排行榜》中,位居第一,其美术学获评世界准一流学科,为8星级,设计学为7星级,艺术学理论为6星级;清华大学位居第二,其设计学获评世界准一流学科,为8星级,美术学为6星级;中国美术学院位居第六,其美术学为7星级,设计学为6星级;北京大学位居第九,其艺术学理论为7星级。[2]学科专业细化,其评估更为合理,而随着评估体系的变化,也有利于打破“985、211工程”学校长期以来对教育资源的垄断,对发展学校自身的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10月1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关于下达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共有25个省份175所高校撤销576个学位点,包括博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共有25个省份178所高校增列366个学位点。其中美术学或与美术学相关的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及艺术硕士点,被删减的有10个,增加的有21个,均是硕士点,无博士点。其中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一些名牌大学,如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和郑州大学,均删减了艺术学理论或美术学的硕士学位点;二是在新增硕士点中属于艺术硕士的有17个,占新增总数的81%。[3]高校学位授予点的调整同“双一流”战略的提出,给全国院校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竞争力不强的学位点及学科专业都在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材培养规格也在转变,这也意味着高校的发展思路正改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衡量,不再只是一纸空谈,是真正落到了实处。



除此之外,设计教育给2016年的艺术教育增加了一抹亮色。1月“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提出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向的理念。其后,“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和“2016上海艺术设计展”促使设计关注民生、关注未来。这一系列举措使设计教育的“公共性”在2016年年初就以强势的姿态占据了中国艺术的关键位置。


美术院校的拓展与创建也是2016年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首先是美术院校的拓展,5月28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清华大学将在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建设“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7月8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中央美术学院、山东国际海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在新区建设中央美术学院青岛校区。美术院校的拓展既减轻了院校本部在硬件设施上的饱和,也为地方美术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资源。其次是新美术院校的成立,2016年12月11日,上海美术学院成立,标志着中国第九大美术学院的诞生,也完善上海地区美术教育的整体格局。


3

知识构建与视域拓展

2016年9月16日在北京开幕的第34届世界艺术史学年会,是中国美术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它使中国的学术研究重新走入国际视野。此次年会以TERMS(概念)为主题,提倡关注不同历史和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和艺术史研究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由此延伸各类专题,分设21个会场进行研讨,涉及与艺术相关的年代、概念、风格、教育、考古等论题。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络机构国际艺术史学会第一次在非西方国家举办学术年会,促进不同文明间的艺术交流和相互融通。大会收到世界各地来稿1012件,确认参会发言人290人,其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第34届世界艺术史学年会在中国的召开,中外学者之间的互动,不仅修正了长期以来以西方为中心的艺术史观,同时也为中国美术史学者了解国外研究动向提供了交流平台。




此外,各美术机构也在适时组织各类学术会议,比如由全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和天津美术学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以“范式与他法——美术史学的知识构建与视域拓展”为主题,旨在讨论美术史学研究在“发展与延伸、探索与创新、跨界与重构”之中所产生、所发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范式、新方法。随着美术史学科逐渐走向完善和成熟。有关美术史研究的会议、课题、项目逐年增多,以2016年第34届世界艺术史学年会和第十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为契机,研究群体更趋年轻化,许多大型会议均可看到年轻学者的身影,甚至以年轻学者为主的论坛、研讨会规模和体量都占据了今年学术研究的关键位置;同时,如第十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的主题那样,追求新的研究方法、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学科之间的跨界研究都成了2016年的学术研究领域的特色,因此“跨界创新”成了2016年各学术会议反复提出的命题,各学科之间不再故步自封。


4

高价拍品与市场规范

在经历了前几年艺术市场的遇冷触底后,2016年的艺术市场大有回暖之势,单从春秋两季拍卖上可见,一级市场成交良好,精品价高,最有代表性的年度拍品当属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12月4日晚,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拍卖中,清宫旧藏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最终以2.64亿元落槌,成交价3.036亿元。不仅创造了其个人拍卖的最高价纪录,同时亦是2016年度最贵的中国艺术品。[4]但总体上,春秋两季拍品情况还有所不同,春拍中有11件拍品价格超过1亿元,而到了秋拍,过亿拍品数量骤减。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16的拍卖中,中港两地上亿元拍品数高达17件,中国内陆地区8件,皆为传统书画,总成交价15.47亿元人民币。[5]


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


二级市场中则整体呈现出成交理性的态势,且仍然遵循着精品价高、普品普价的交易原则。在艺术市场虚假泡沫被排挤的过程中,2016年,理性、良性、精品已成为其结构性调整的关键词,其中不可忽视在2016年1月18日文化部公布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3月15日起实施),其规范了书画市场,治理卖假画、利用假数据、假信用、假交易等不法行为。一些企业集团也制定新规,如苏富比和佳士得在2016年先后上调佣金比例,实行阶梯收费标准。在这次变动中,传统书画作品和当代精品书画作品显出其天然的优势,在各级艺术品市场中都稳占先机,一改往年当代艺术家书画作品价位远超传统书画家作品的局面。同时,艺术市场中买家开始更多的关注年轻艺术家和精品书画,不单单只局限于艺术家的身份与地位,由此带来的是一大批年轻藏家逐渐崭露头角,并适时促进了展览向学术性回归。


艺术市场的内部自我调整持续了三年有余,2016年,我们在看到了其自身的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亦注意到了其发展背后的阻滞力量——艺术市场从业者的专业水平过低,不论是艺术院校还是社会机构,艺术市场的专业培训寥寥无几,专家和学者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艺术市场从业者仅靠基本的常识在运作,长此以往,艺术市场很难进行良性运转。


5

艺术生态建设

艺术生态建设可分为艺术与科技的互动、私立美术馆的公共化和人才扶持的体系化。艺术与科技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展览新技术的使用,在展览再现和传播过程中,VR技术的创新和广泛使用使展览逐渐走进更广阔的大众视野。


私立美术馆的运营尤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为热点,这种运营模式或许为国内的私人美术馆提供了新的契机:即美术馆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自我的运营,甚至走上基金会制度,最终成为一个不倚靠个人的公共化机构。如何从“个人化”转向“公共化”,是未来众多美术馆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也是美术馆得以良性发展的方向。



公立美术馆专业化建设也在进一步提升,特别在馆藏品的增加和利用方面颇见成效。如2016年有12家单位的26个项目获得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专项资金扶持,而在2016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中启动30个项目,展出作品三千六百多件,展览天数达1481天,参观人数为193.7万人次,展览期间举办各种类型的公共教育活动二百五十余次。同时,文化部艺术司还开展2016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推动美术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016年,人才培养与扶持逐渐走向制度化。如文化部实施的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扶持对象不限于公立美术馆,也包括私营美术馆在职的青年策展人。经过初评与复评,确定扶持青年策展人项目14个;同时,举办文化部全国画院创作人才高级研修班,推动公立画院的专业化建设。

 

二、年度作品



冯远  《屈原与楚辞》

550 cm × 394 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组织机构开展“年度作品”的评审或推荐活动。作为一家之言,难免存有偏见,有失公允,不成定论,更何况对于艺术作品,见仁见智者多,但用评审委员会投票的方式进行,最终的结果也只能取得一个平均值,而不是最佳。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才是最佳的艺术品,虽然在理论上寻找那么几条标准并不困难,但落实到具体作品,就会产生争议。问题不在于争议而在于争议的点是否有意义?这就需要批评的介入,需要社会的关注。如果从关注度甚至是争议度上去评价一个艺术品,将话题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面,使之对当下美术创作产生影响,那么,对“年度作品”的要求与评价也许会获得新的角度。不过,在评价标准上,“新”与“精”的问题还可以进一步讨论。新,并不意味着粗糙;精,也并非是守旧。但求“新”的作品往往偏向观念,在媒介问题上比较敏感,善于利用与转换;而求“精”的作品往往偏重技术,在手法问题上比较敏感,关注个体经验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在这新旧交替的时代,二者不可偏废,特别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因为使用新媒介的缘故,技术性的问题完全被改写了。可无论如何,对年度作品而言,“年度”的时间概念还是第一位的,即能体现当下的艺术理念与创造意义。


 拉巴次仁、平措扎西、次仁旺加、

周荣生、若希、白嘎力、

郐振明   《三大英雄史诗》

220 cm × 473 cm   纸本设色   2016年


王宏剑   《楚汉相争》

230 × 560厘米   油画  2016年


卢雨   《秦王扫六合》

283 cm × 465 cm   版画  2016年


在注重风格与手法的创作类型上,可列为年度作品的有冯远的《屈原与楚辞》(中国画,图1),拉巴次仁、平措扎西、次仁旺加、周荣生、若希、白嘎力、郐振明的《三大英雄史诗》(中国画,图2),王宏剑的《楚汉相争》(油画,图3),卢雨的《秦王扫六合》(版画,图4),戚序、肖力等《中华营造法式》(版画,图5),以及申红飙的《成吉思汗像》(雕塑,图6);还有林海钟、郑宇、王素柳、虞仲伟、宋德澄的《鉴真东渡》(中国画),范勃、郭祖昌等《广州十三行》(油画),李象群的《元四家》(雕塑),李先海的《 中华医学》(雕塑),周吉荣的《北京古观象台》(版画),袁庆禄的《史可法殉城》(版画)等。


 戚序、肖力、龙红、张兴国、贾国涛

  《中华营造法式》

274 × 445厘米  版画  2016年


申红飙  《成吉思汗像》  

239 cm × 168 cm × 215 cm

雕塑  2016年


这些作品都出自“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属于2016年度主题性创作的精品,其创作时间较长,多有推敲,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与表现力度,且在风格上不仅具有个人特征,也包含着时代精神。若论“精”与“新”的关系,都可以在这些作品上寻找例证并深入分析。但在艺术语言层面上,这些作品与传统的联系更为密切,如中国画作品中的线描与设色,造型方式与形象特征;如油画作品中的油色关系,造型的准确及笔触间的灵动,无不恰到好处。又如版画作品中的刀法与刻工的那份自如,充分利用了不同板材的特性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雕塑作品中对形象语言的高度提炼,对空间关系重新处置,在手法上贯注着一种生命意识,无不改变着材料的品质,使一切生动活泼,充满气息。但更重要的还是这些作者所具有的创新意识,一在主题立意上非同一般,二在风格样式上独出心裁。


徐冰  《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

综合材料  高2米  长100米  2013年副本


徐冰  《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

局部副本


在注重观念和运用新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方面,可列为年度作品的有徐冰的户外大型装置艺术《桃花源的理想就一定要实现》(图7-1、7-2)。这件作品并不是在2016年完成的,却是2016年第一次在国内展出。这是他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作品之一,其采用的山石共九组,高约2米,分别来自中国五个不同的地区,以此营造中国的山水意象,带入中国人对山水的游观理念和精神体验。此外,他还烧制几百件陶屋和绿植组成生活村落,间夹着虫鸣鸟叫,并在陶屋中通过特制的LCD屏幕播放动画,在某些地方还可以与观众互动。


在作品空间布局的设计上,让观者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错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不断进出,如梦似幻。其作品首展为2013年11月2日,在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简称V&A美术馆)的中庭花园,展期三个月。2016年5月28日晚6点,这件作品出现在北京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环绕着一片草域,中间成为田亩,有两处微小版的石阵,外围的山石穿插着梅花、梨花、松枝和青竹,与在英国展出时不同。徐冰认为这符合中国农耕文化的传统。[6]


王郁洋   《同一性》(Identity)

综合材料  高600厘米   2016年副本


  缪晓春  《无始无终》

数字视频   2016年


2016年还有不少大型的当代艺术展,如1月23日在重庆开幕的“异质共生—2016国际当代艺术展”;3月11日在深圳开幕的“微体验—2016中国当代艺术展”;7月2日在英国卡斯基金会开幕的“无序之美-2016中国当代艺术家全新户外雕塑展”;10月29日在郑州开幕的“‘全球中国’2016当代艺术展”;11月8日在上海开幕的“‘今天重做’中国当代艺术群展”;11月9日在北京开幕的第三届CAFAM双年展,其主题是“空间协商:没想到你是这样的”;11月12日在上海开幕的“第11届上海双年展”。这些展览中有不少优秀作品,如涂维政的雕塑(青铜,350cm×350cm×280cm)、王郁洋的雕塑(图8);又如缪晓春的《无始无终》(数字视频,图9)、费俊和李心路的《城市博物馆——记忆时空扭转》(影像)、张小涛和余月雄的《三千世界》(影像)等。

 

三、问题与建议



2016年的美术界,在诸多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因为有相应的制度性保障,好的美术展览不少,好的作品也不少,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成果体现在最后的展示中,可问题却出现在过程中。如果我们反思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有些问题与出现的时间也有关系,因为时间提供了一个整体的环境,其中有机遇有巧合也体现出某种必然性,即根源性问题。


其一,在各地美术机构、美术院校倡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各级单位、部门学习的常态往往是开会、听取发言、自由发言,或者组织艺术家外出考察写生,诸种学习形式过后,总结、反思者少,监督、敦促者少,思考、研究者少,导致主流文化建构缺乏普遍共识,艺术思想观念缺乏深入的讨论,许多实践往往只是浮于表面和走过场的形式应付,心浮气躁仍然是艺术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二,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许多艺术家对题材与主题理解把握不够深入,从而暴露出许多美术家的文化知识与理论涵养较为欠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


其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基弗在中国”的展览(11月19日开幕),因画家基弗(Anselm Kiefer)发表一份声明,表示这次展览没有征得他的同意,对此表示遗憾。而主办方认为这是藏家的藏品展,展览已取得藏家和有关收藏单位的同意,“在法律和程序上没有问题”。但还是引发了社会舆论,大家关注的是国内美术馆的运作机制,以及全球艺术运作中的权力关系。随着中外美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艺术家出国展和国外艺术家来华展览逐渐增多,其中错综复杂的版权问题和良莠不齐的展品质量,间接引发出的艺术家著作权、美术馆伦理、品牌、利益和价值观等,都是亟待正视的问题。究其因在于缺乏健全的制度与法规,诸多活动无申报、无审批、无监督、无管理,个人和机构的法律知识、管理意识均相对薄弱。


其四,艺术品鉴定和收藏保护程序较为混乱。如由北师大校友邱季端将其收藏的6000件古陶瓷捐赠给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校方就此宣布成立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引发了社会上有关捐赠品真伪鉴定问题的争议,成为一个事件。此事件暴露了现行的私人捐赠及相关美术博物馆在成立与收藏等程序上的不规范行为。


其五,艺术教育改革操之过急。2016年的艺术院校,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为依据,许多院校纷纷响应,但是学科的调整、学位点的留去,都不仅仅是一纸通告书可以完全解决的。有些院校为了表面上的改革,进行自我内部科系的改组、整合,导致课程设置、师资配给的不均衡和不科学,甚至直接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局限。试想,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如能更接地气、更多元的实地考察,可否顺利避免后续诸多连带问题的出现?


其六,现代艺术园区去留无章可依。受艺术市场的寒冬影响,以798艺术区为代表,近几年的画廊流失率极为严重,除却受艺术市场的影响因素外,法规、体制的不健全,政府引导的缺失,人民大众艺术素养的缺失等是艺术区难以生存的主要原因。

对此,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继续贯彻落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和创作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表面的学习之后,建议设立长效考察机制,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考察写生活动给予具体的程序和实施细则要求,对其后的作品审核进行严格的流程把控。



第二,倡导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同时,可适当增加相应的美术理论、历史知识的讲座并开设相关培训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亦可定期组织画家与理论家的专题讨论会,使艺术家在创作主题性美术作品时,在方向和观念上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第三,推进美术领域的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呼吁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以维护艺术市场的健康有序环境。艺术品市场的相关主管部门可以鼓励符合准入标准的商业鉴定机构加速设立,并通过实施强制退出机制对市场风险有效监控,让市场最终回归市场。相关部门还可以建立针对艺术市场从业者的学习机构,在提高艺术市场从业者的基本素质的同时,采取自我管制的方式,使艺术市场的发展更趋健全。同时,人民大众的艺术素养亟待提高,有关部门可以利用基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宫、群艺馆等机构和网络、电视等媒体开设多种形式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和知识的传播。


第四,促进美术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政府应适时出台相应政策以避免美术馆、博物馆的金融化隐患,并严格管控艺术区和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另外,运用于艺术领域的科技成果使用不够全面,可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展览制作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绘画材料探索技术。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筱淇

本文首刊于:《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7年第3期(总第18期);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知网全文收录,点击文末左侧蓝色字“阅读原文”可见原文及注释。

本文版权归《中国文艺评论》月刊所有

转载请联系微信后台或杂志编辑部


出版时间:每月25日

邮 编:100083

邮 箱:zgwlplzx@126.com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0-1342/J

定 价:25.00元




微信号总编辑:周由强

美编:熊然


Tips: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号:wyplzg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

zgwlplzx@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合作联系:

wyplzg@126.com

Hello,伙伴们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